近日,我司设计的西藏海拔4000米山区农村公路,因冬季高寒恶劣环境,出现两处涎流冰病害。虽未致道路严重断行,但零星冰体已威胁路面通行安全,制约沿线牧民季节性转场,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事件发生后,我司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勘察设计与测量专业人员,克服高海拔、严寒缺氧等恶劣条件,奔赴现场开展实地踏勘。此次出现病害的路段涉及两个工点,工点1涎流冰长约140米,工点2长约80米。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测量、地质勘察,全面收集病害区域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下水分布等关键数据,结合当地气候特征,深入分析病害根源。经确认,病害主要因公路路基开挖改变原有地形,致使边坡应力分布变化;且边坡中上部存在地下水渗出点,冬季低温下,渗出地下水在路面及边沟区域冻结形成涎流冰。
我司秉持“微创适配、靶向治冰”的核心原则,坚持“一工点一方案”,制定了差异化的专项处置方案,在最大限度减少对现状道路结构破坏的同时,确保从根本上消除涎流冰隐患。针对工点1地下水渗水量小、现状道路结构完好的情况,采用“微创适配处置”方案,在道路边沟右侧布设挡冰墙阻断冰体蔓延,并于墙底按3米间距设置横向泄水孔,实现“冬季挡冰、非冬季排水”的双重功能;针对工点2地下水渗出点明确、渗水量较大的特点,采取“靶向疏导处置”策略,构建“盲沟集水-管道导流-沟体排放-挡冰防护”闭环排水防护系统,通过冻土层下的波纹管导流、C20片石混凝土排水沟排水及配套挡冰设施,从源头根治涎流冰病害。
方案实施阶段,为确保质量与安全,我司组建技术指导与施工管理团队全程把控。技术指导团队优化参数,施工管理团队规范作业、加强防护,同时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定期检测关键部位。在各项措施保障下,两处工点方案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成功消除公路涎流冰隐患,保障道路畅通。
目前,经冰冻期监测,两处工点路基无涎流冰,路面通行稳定。此前受冰阻影响的牧民转场路线畅通无阻,无需临时铲冰,转场效率提升40%,有效解决了当地牧民季节性迁徙的交通难题。此次涎流冰处置方案以“低成本、低扰动、高实效”获得沿线群众高度认可。
此次事件充分展示了我司在高海拔复杂地质环境下处置公路病害的专业能力,彰显了企业服务民生、助力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未来,我司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全力保障偏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实施后成效
(撰稿人:五分院—余鑫)
Ps:重庆路威 全国 铁道 公路 市政 岩土 地灾防治 轨道 建筑 景观 综合 规划 甲级 乙级 勘察 设计 评估 审查 可行性研究 用地 高速 一级 高铁 专用线 上跨 下穿 交叉 涉铁 边坡 滑坡 交通、铁路、住建委(局) 咨询单位 招聘 分公司 负责人 合作